来源:未知 发布于:2012-12-15 15:59 浏览:
——对话深圳市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强
他像许多打工者一样,有过名落孙山的悲苦,有过对未知命运的担忧,更有过异乡挣扎的酸楚与无望,但他挺过来了,一路埋头苦干,仿佛凤凰涅槃,从打工者成长为企业家。如今,他创办的深圳市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年产值达6个亿,在中国大型汽车模具制造商中排名已进入前3位。
他的成长路径说起来简单,从打工初始学做模具,转眼二十余年,始终与模具打交道,不曾有过片刻改变,连起来,仿佛一条单一的线条,从初始拉到眼前。然而,简单的深处,却有着令人惊讶的执著与坚韧,有着对命运选择的无怨无悔,有着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纯粹与透彻……他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,正应验了一句话:做任何事,只要你踏实而认真地去做,厚道而吃苦耐劳,命运之神都会降临,机遇之门都会向你打开。
与其相信命运,不如相信踏实和吃苦耐劳,对于邹强,这是他不变的人生哲学,也是他从父辈那里传承而来,再传给子女的至上法宝。
千里寻访 农村青年创出辉煌事业
采访在千里之外的深圳进行。
刚下飞机,就被直接拉去位于宝安的深圳市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。对于有过“南漂”经历的我而言,宝安于我并不陌生。早年的宝安,仿佛一个大工地,大片空旷而荒芜的土地上,垒起一座座工厂、车间,厂房低矮绵延,放眼望去,枯黄,躁动,火热,如被太阳烤焦了一般;耳朵里尽是生冷的机械的转动声。如今的宝安,已俨然一座美丽的城市,苍翠,葱茏,洁净,邹强的公司就坐落在这片翠绿之中,走进去,仿佛进入了一座生机勃勃的公园。
视角的中心,便是办公大楼,大厅的正壁,书“深圳市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”,字体苍劲有力。二楼是规模宏大的写字间,长长阔阔的空间里,排着整齐而数不清的格子间,格子间里,是清一色埋头办公的人。会议室就在旁边,走进去,洁净而空旷,陈列架上,摆着各式各样模具和几样奖杯或者证书,除此之外,几乎没有一幅画、一件饰品。
这是个专注而简洁的世界。见到邹强,更强化了这种印象。天气突变,下起了深圳初冬难见的大雨,许多人穿起了冬装,可邹强仍穿着短袖体恤,脸上的笑容平实而略显羞涩。这是个不为外界轻易影响的人,也不善言辞,埋头行事才是他的风格。他很忙,见面就表示遗憾,接受完采访,他要立马赶去香港办理出国手续,去加拿大和法国设立办事处和售后服务中心。他的业务一直有很大的份额都在国外,如今增设了办事处和售后服务中心,服务的功能加强了,业务更好做,订单更易接。把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做大,是他眼下正在实施的计划。
这样一个在国内国际模具领域飞来跃去的人,想当初,却是个从三台县芦溪镇走出来的农村青年,一个普通打工者,是什么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质变,创造出如此令人惊讶而又折服的辉煌事业?
名落孙山 他来到深圳打工
时光推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。
1988年,邹强从三台县芦溪中学毕业,高考落第。二十多年过去了,当初失利的记忆仍让他疼痛不已:芦溪中学原本是个很好的学校,87级考了100多个大中专学生,到了88级,才考了10多个,原因是当时招了补习生,优良的师资本来有限,都配去补习班了,结果怀抱着一腔志向要跳出“农门”的邹强,名落孙山成为必然。
但他同时也承认,自己小时候也贪玩,责任不全在学校。当时毕竟是孩子,喜欢打球,取了中午饭,不吃,继续打,等上课铃响了,再埋头在桌下吃。
隔着二十几年的光景,邹强早已学会了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,但那一份高考落第留下的遗憾,却始终没有消淡。
怀着沮丧和无奈的心情,他与家乡的十几个人一道,来到深圳宝安一家香港人开的模具厂打工。当时的深圳特区刚成立不久,而位于深圳附近的宝安是最大规模的工业区,可谓白纸画图,无中生有。超强度的兴建使宝安成为一个大工地,烈日,黄沙,轰隆隆的建筑声、机械声……人置身工厂,如同放在油锅中煎炒的豆粒。但邹强没有注意到这些。既没有在意眼前生活的艰苦,也没有意识到这炽热而荒芜的现实,正意味着巨大的机会。他的眼睛里只有手中的活,那些黑的灰的白的模具。因为专注,心无旁骛,他很快成为技术骨干,再升为主管、经理,第二年,便去到另一家更大的模具厂——香港志德模具厂任经理。
在这里,邹强的技术才能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显现。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他作为港方代表,被派往青岛星港模具厂执行任务。
他带着一帮技术骨干前往。只要有活没干完,加班到深夜12点是常有的事,第二天早上七点,他又准时出现在厂里。
有时候周末休息或者半夜三更,遇上了难题要找邹强解决,为了取出材料,他甚至爬窗户进仓库。
用青岛人的眼光看过去,感慨顿时生出:你们在厂里拼命,出来没人管了,还这么拼命。
业务再由青岛延伸到济南。济南的冬天下大雪,外面冰天雪地,厂子里却是热气腾腾。极端的,有一次,因为活没干完,他曾三天两夜没有合眼。
1995年,邹强从山东回到深圳,1996年,便踏上了创业之路。
诚信创业
汽车模具生产进入全国前3位
创业的步子起源于一次普通的对话。
那是1995年,邹强还在山东时,山东济南轻骑的老总突然问他,你想不想自己当老板?
邹强不知该怎么回答,愣愣地看着他,半天才道,想。
想的话,那我就支持你。老总没有多余的话,只有行动,在他看透世事的眼睛里,邹强这样踏实而吃苦耐劳的人,早晚会成大器。
老总一开口就给了他四十多万的订单。
那是邹强的第一个订单,也是邹强公司起步的定心丸。其时没有公司,更没有工厂,有的只是两间小小的门面。技术是现成的,人手不够,自己就带着仅有的人拼命干。最让人温暖的是他去辞工,给香港志德模具厂的老板如实说出原委,老板不但没介意,反而连邹强的工厂、设备等看也没看一眼,就给了他60多万的订单。
这种最内核的肯定和支持,缘于老板们对邹强的了解和信心,更缘于成功者对晚辈的大度和赏识。事物因此而有了延续和发展,世界因此而有了温暖和美感。而邹强从他的个人感受出发,得出的却是另一番结论——
我这人有福气,朋友们愿意帮我,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,所以我做生意,一路走来,都比较顺利。
他把它看成一种福,所以珍惜。
“珍惜”一词是邹强使用得慎重而真诚的一个词汇。
高考落第,从农村出来,好不容易得到一份工作,唯有珍惜。
懂得珍惜的人生,便有真诚做人、踏实做事的人生;懂得珍惜,他的人生就不可能平凡。
不平凡还表现在,邹强对国内国际模具市场天才般地把握。
邹强的深圳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创立之初,以做家电模具为主。当时正值中国家电行业发展的高峰期,模具需求量大,他的公司很快成为国内许多著名家电厂家的合作伙伴:海尔、海信、格力、长城电脑、长虹……家电业高度发展的几年,他抓住了。
在家电业发展到登峰造极时,2005年,邹强敏锐地感觉到,家电业滑坡已成必然,便把注意力转向汽车行业。
如今,邹强的深圳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,汽车中高端大型模具生产规模排名已进入全国前3位。
对于国内国际市场动向的把握,邹强同样具有天才般的能耐。
以汽车模具为例。2007年前,公司以国外市场为主。2007年,他着手开拓国内市场。2008年到2009年,受经济形势影响,国际市场出现疲软,他的国内市场却已发展成形。
如今他的公司,70%国内市场,30%出口,年产值达6个亿。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大楼和厂房,深圳的厂房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,昆山的厂房占地面积3万平米,仅深圳总厂,就拥有员工1100多人。
乡情工厂
扶持四川老乡成长发展
在邹强的深圳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采访时,有一次,我从办公楼下来,辨错了方向,从另一道门出来,误入了厂区。
一排排的车间。从车间的大门看进去,看不见人,只见机械,只闻得机械的味道、产品的味道。那是一种带着热度的金属和塑料的味道,生硬中传递着火热,即便是外行,也能觉出这个工厂的沸腾与沉稳。
好不容易碰见一个人,我下意识问路,说的竟是四川话。
回答者也说四川话。
原来在邹强的厂里,四川话可以畅通无阻。
曾专门问过邹强,你的厂里有多少四川人,从家乡来的?
邹强说,50%都是家乡来的。
这便彰显出一种传承的意义,命运的感觉。
想当初,邹强从三台家乡来,如被风吹到异乡的一粒种子,却在异乡的地上生根发芽,长成繁茂的事业与人生大树。
从那时起,这就像一种路径,一种命运,有源源不断的人从家乡出发,来到沿海寻梦,寻出路,寻机会。
邹强便是这条路径上的先驱,也是他们的榜样和助力,为他们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平台。
如今,已有太多的四川老乡在这里驻足,生存,成长,成熟。
由厂里培养出的人才,再回到四川,在成都、绵阳以及在重庆创办工厂的,多达几十号人。
面对这样一些后来者,他把当初老板们给予他的宽厚与仁慈,传承给他们:
不阻拦,还支持;技术上不保留,尽可能与他们分享。
一个盐亭籍的老乡要创业,他看准此人是个干事业者,一次性借给老乡三十万。
但他也深有感触。与当初他们那一拨打工者相比,现在的外出打工者,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。当初的他,在众多的工人当中,为什么能得到香港老板的赏识?没有别的奥秘,就是能吃苦,做事踏实。做得多了,经验和积累才够,才能从经验中得出感悟,高人一筹。
此外,不计较眼前利益。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工资,而当时,邹强的工资总是最高的,基本与香港员工持平——付出总会得到回报,但那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,而不是你计较来的——
这个世界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,不管竞争多么激烈,机会或多或少,你得自己先准备好了,才能有机会和发展。做人踏实,做事吃苦,人家就愿意帮你。
“尤其是创业之初,大公司与小公司合作,老板的为人非常重要”——这是邹强的切身经历,也是他事业发展的精华感受。
从埋头做事里,邹强得到的不仅是业务的长进,技术的提升,事业的发展,更是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提高。
但邹强始终认为自己是简单的,简单的做事,简单的想法:技术学到了,不会吃亏。
可如今的新一代打工者,邹强感慨,因为思想浮躁,也因为成长背景发生了变化,他们多是独生子女,吃苦耐劳的精神弱化了,思维逻辑也发生了偏差:总是只看重眼前利益,这山望着那山高,动不动就跳槽,而跳槽的原因,是因为劳动力紧缺了,工作好找。但他们很难看到,这只是表面现象,是一种热闹,过于看重这点,对自己的发展十分不利。
严母教子
让他受益一生
朴实而勤奋是邹强性格的底色,也是他的人生哲学。回忆起自己性格的形成,他感慨万端,坚持认为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中,父母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邹强自小生活在三台芦溪农村,父亲在外工作,家里常年由母亲操持。家里的孩子多,上有两个姐姐,下有两个妹妹,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。尽管这样,母亲对他从不娇惯,甚至比别的姐妹更严。印象最深的是母亲每次外出时,都要求他在她回来之前,把家收拾好,把该做的事做完,否则的话,就会好好“收拾”他一顿。
这样的严母教子,仿佛刺字的岳母,儿子从小就谨慎、自觉,拥有成长的主动性。上学要走好远的路,上学之前,他得先做一大堆事:扯青草,捡狗粪……
十一二岁时,他已是家里的“主劳”,秧田放水季节,哪怕是半夜三更,母亲让他去放,他翻身爬起来就去。
后来读中学,住校,还隔着老远时间,他就眼巴巴盼周末,盼回家去,帮母亲分担家务和田里的活。
有一次交统购,一大早赶去排队,到了午后还交不掉。看见母亲累得面无人色,他便让母亲先走,自己留下来守候。
妈妈辛苦,妈妈不容易,不能让妈妈再生气——这是邹强成长的声音,也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原动力。
后来到深圳打工,初期时虽工资不高,家里的任何困难全由他解决。这时候,他已由“帮妈妈做事”变成了家里经济和精神的支柱,也就完成了作为一个男人成长的主线:从勤劳到责任,从稚嫩到担当。
隔着几十年的光阴,回顾成长,他仍对父母充满由衷的感激,坦言父母的严厉对他影响重大。不由得感慨现在,许多的父母,舍不得让孩子吃苦,这从表面上看是爱,实际是害孩子,是不负责任。
采访中,他说到一位同学的孩子。孩子在西安读大学,其父深感孩子不懂事,成长不尽如人意,邹强便主动提出:把你的孩子假期放我车间来,肯定有好处的。可同学不舍得,怕孩子吃不了苦。
而邹强有两个孩子,一儿一女,从小在深圳长大:
“孩子们读书,从小学开始,坐遍了大巴小巴,我就是不送。不像家乡绵阳的家长,开了车,去门口排长队接孩子。”邹强说。
大儿子从16岁开始,每一个假期都在车间度过:“是真正的最底线,去做学徒。”邹强强调。
如今孩子们长大了,都去了加拿大读书。大儿子在多伦多大学读大二,小女儿读预科:“最近圣诞节,孩子们又要回来,回来后,儿子肯定又会去车间。”
因为跟车间熟悉,跟工人和机械熟悉,偶尔,邹强与儿子谈到工厂和业务,儿子的意见总能切中要害。
这便是儿子成长显示出的健康态势。可以设想,有一天,当儿子成熟,当邹强要把企业交给儿子打理时,这样的儿子,已是水到渠成的一位管理者。
却也忍不住问他:当时,孩子还那么小,你把孩子送去车间,干那么脏的活,你心里就一点不难受,不疼痛?
“一点也不。”邹强回答。“因为觉得很正常。这就好比老师对学生,老师不敢批评学生,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事,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。从某种角度看,老师和父母的角色是一样的,就是要让孩子成长、成才,严是必要的前提,是真正的爱。”
严对一生受益,现在的环境,本身锻炼的机会就少,父母的责任,不是袒护孩子,不让他接触机会,而是要找机会让他接受锻炼,让他真正有效地成长。
唯有下一代有效成长,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,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。
聊到这里,邹强已不光是个企业家,还是个关注现实境况下的人生究竟该怎么活的教育家、哲学家。
故乡情浓
愿为家乡做点实事
离家二十余年了,隔着空间和时间的距离,说到家乡,邹强的感情深邃而浓烈。
富而不忘回报家乡,这是许多在外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家共同的心声。母校要增设施,家乡要修路,他二话没说,把钱打过去;汶川地震,他一次次捐钱,出手几十万……但他坚持认为,这些都是浅层的、微不足道的回报。他一直在梦想着一种更本质、更内在、更具有长远意义的回报方式。
“主要是原材料进出,相对绵阳而言,太不方便了,要不然,我真想在绵阳办个厂。”邹强说。
机会终于来了。邹强是个专注而异常低调的人。多年来,因为业务好,企业发展健康,邹强在深圳企业界颇有影响,深圳机电行业协会、中国模具协会等曾先后找到他,让他出任重要职务,他都一一婉拒。
然而,深圳成立深圳四川商会时,他却爽快参与,出任常务副会长。
前不久,绵阳籍在深圳的企业家们相约成立深圳绵阳商会,力推他出任商会会长,他也一口应承。目前商会已进入实施阶段,相关手续正在完善,很快将进入运作。
为什么在深圳的四川人中影响极大的邹强,惯于深居简出,此次却爽快“出山”?
因为家乡。因为是家乡的事。家乡在当地人的眼里,就是土地、房屋,以及每天重复的人和事;家乡在游子的心里,却是灯塔、星光、温暖,是慈母泪兄弟情……
商会成立后,主要的工作就是让一些在深圳的绵阳籍企业家,有一个“家”的归宿感。让他们互相帮助,资源信息共享;同时更为重要的,他们希望能在家乡与深圳之间搭建起桥梁,能够经常性地组团回到家乡考察、投资,实实在在为家乡的发展做点实事。
如今,邹强的企业可谓健康稳健。他自己也在原有的基础上,不断充电,稳步长进。近年来,他进入清华大学总裁班学习,目前又在攻读清华大学EMBA,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梳理和提升。如今,他的企业正在走从传统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转换之路,未来,他将以更加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机制,让企业稳健而持续地发展。
邹强的成长和发展历程,仿佛树,无论你多么幼小,多么稚嫩,只要顽强,只要踏实而不计得失往深处长,根必深,叶必茂,必将长成参大天树,栋梁之材。